• 車載HMI體驗UI設計新趨勢


    汽車的智能互聯化和自動駕駛正在使駕駛者與車產生著新的互動和體驗感受,在這些變化中,我們提取了汽車電子化的重點內容——車載娛樂信息系統進行體驗趨勢分析,意在梳理當前體驗的現狀問題,及潛在的未來趨勢,希望能夠為新車聯網時代的用戶創造出更多美好出行體驗。

    當互聯網與汽車相遇后,用戶需要的是駕駛出行服務體驗而不是汽車本身,因此我們在HMI的體驗設計發展空間分析擴展到多個維度:


    ? 服務場景最大化

    ? 跨行業跨渠道價值

    ? 基于用戶及行車數據的服務及營銷運營

    ? 良好的用戶交互體驗

    ? 跨平臺多屏互動

    ? 多通道交互

    摒除以往圍繞技術的設計思維,HMI體驗設計中,圍繞“用戶”的設計方案在提倡個性化的時代將更具競爭價值;為了改善現狀,場景化、人性化、個性化將成為未來的設計趨勢,幫助用戶實現更優質的車內體驗。

    HMI體驗設計趨勢 - 場景化


    場景化是通過挖掘“人-車生態系統”的完整價值體驗,全方位分析用戶在不同使用場景下的體驗需求,在服務及交互體驗上有所突破創新,真正粘住用戶。

    但目前的HMI功能設計存在大量同質化功能的堆砌,沒有充分挖掘用戶實際的出行場景需求。未來HMI將向著場景化設計的方向發展:

    ? 走出功能堆砌,找到用戶使用痛點或挖掘需求價值點,針對性提出創新方案;

    ? 為用戶提供“人-車生態系統”的完整價值體驗,真正粘住用戶 ;

    ? 提升跨平臺及多通道用戶體驗,滿足不同使用情景下的交互體驗需求。

    場景化 – 最大化挖掘用戶使用場景

    “人-車”互動的全生命周期

    用戶場景將涵蓋“人-車”互動的全生命周期

    場景化 – 基于使用場景的功能互通及技術應用

    目前很多車內HMI都具備看似非常豐富的各種功能模塊,娛樂、新聞、生活服務等等,同時很多車廠也可以成功研究出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自駕技術、手勢交互等功能技術,但當這些技術和功能被放到實際的用戶使用場景中后,有時候卻一文不值,完全不是用戶需要的。

    優質體驗的HMI提供的功能,將不再是簡單孤立的、無關聯的功能模塊堆砌。未來的HMI設計更多的應該是依據用戶場景,建立車內各功能之間的相互聯動互通,依據用戶場景提供合理的功能跳轉,同時基于場景需求,選擇利用合適的技術和交互方式,實現完整的場景化設計。

    場景化 – 高度場景化的信息及任務提供

    由于技術的發展,汽車上的科技配置以及功能越來越多,結果過多功能的操作和信息反饋很容易給駕駛員造成“信息過量”的現象。

    HMI的信息及任務提供應該是高度基于用戶場景和駕駛數據的:

    ? 未來的車內HMI設計,需要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用智能的、可適應的方式,把有限的、最重要的信息,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和駕駛狀況來提供給駕駛者;

    ? 基于當前駕駛數據及路況信息,將對行車安全構成威脅的的道路信息(例如障礙物、行人等)經過加工,以更加簡潔、方便的方式主動提供給用戶,并進行提醒及選擇性的引導。

    場景化空間示例:共享出行

    消費者偏好不斷變化、技術突破等因素都導致個人出行發生了重大轉變。人們越來越多地使用多種用車方式完成出行,服務也會根據不同的用戶數據和需求送到他們手中而不是由他們自己獲取。未來,一系列多樣化的、按需出行方案將對傳統的駕車出行模式形成補充,特別是在人口密集、不鼓勵使用私家車的城市當中。

    未來的汽車將既用于個人通勤,也用于全家出行,同時在車輛賦閑時還將用于租賃共享。未來需要深入的挖掘不同出行模式的市場,針對不同的用車模式和出行場景,需要考慮不同的出行服務和交互方案

    具體來講,需要將這些出行市場按城市類型等分類,例如人口密度、經濟發展水平和繁華程度。在所有這些細分市場中,消費者偏好需求、政策和監管、新商業模式的可獲得性和成本將出現很大差異。

    共享出行的示例圖

    共享出行的示例圖


    HMI體驗設計趨勢 -人性化


    人性化的HMI體驗,要能夠最小化駕駛者分心程度,最大化HMI輸入輸出數據的信息效用,同時使用最恰當的交互方式讓用戶高效、輕松、愉悅的完成操作任務。

    人性化HMI體驗


    人性化 – 最大限度降低用戶的視覺停留

    未來HMI設計的核心是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視覺內容,盡量弱化視覺形式,減少駕駛員的在開車過程中的信息負荷和干擾。

    車內環境下的視覺交互,必須以用戶(駕駛員和乘客)而不是設計師的角度去考慮設計,視覺體驗的首要目的是安全和高效,而不是創新和新穎,必須保證駕駛員要花盡量少的時間在這些視覺信息上,要保證用戶的目光集中在前方道路上。

    降低用戶的視覺停留時間的設計方向舉例:

    ? 可讀性& 易讀性:文本盡量簡潔且易懂,圖形等形式也要易讀,降低用戶的信息認知負擔

    ? 分組:相關內容或方案的信息可以分在一組,有助于用戶建立信息結構記憶。比如,音樂控制信息在一個屏幕上可分在一組,地理導航可以分到另一組。

    ? 分層& 數量:保證信息的傳遞有正確的優先級,每次(特定時間內)顯示的信息盡量少一點。

    人性化 – 軟硬結合的交互方式

    更加充分的將硬交互方式和軟交互方式組合在一起,減少用戶駕駛過程中的注意力分散。

    人性化 – 多通道交互的配合

    把駕駛者的眼睛和耳朵作為系統交互的主要途徑,交互途徑過于單一是目前車內交互普遍存在的問題。利用多通道交互方式,減輕駕駛過程中視覺和聽覺過多的信息處理負擔,把信息平衡到所有感知器官中。

    未來的HMI交互操控設計,將會基于場景任務的特性,綜合考慮不同交互通道的應用和配合使用。任務操控過程中,某一交互通道為主,同時輔助以其他交互通道的方案,將會是未來多通道交互設計的趨勢,例如語音 + 手勢,語音 + 按鈕。例如手勢控制搭配簡單的語音命令組合,可以發揮兩者的交互優勢,流暢的完成離散控制類任務和連續控制類任務。

    多通道交互

    人性化 – 提升HMI可視化設計

    未來的車內HMI設計應該盡量從用戶認知角度出發,對于車輛狀態等信息,更多使用視覺化設計,更多的采用圖像化/擬物化風格,提供更加簡化易懂高效的提示,盡量避免或減少使用復雜的、過于專業的、技術性的圖標和術語,從而避免讓用戶長時間盯著屏幕,盡量減少用戶思維理解時間,要保證用戶的目光集中在前方道路上。

    人性化 – 融入情感化設計

    對于駕駛者來說,未來的HMI將會更多的去機器化,去技術化,人和HMI之間不再是冷冰冰的人和機器的關系。HMI將融入更多的情感化設計,體現出行過程中的人性關懷和情感互動,增加用戶信賴感,同時賦予用戶更多的駕駛樂趣和情感體驗。


    HMI體驗設計趨勢 -個性化


    基于不同人群/汽車品牌/使用場景的考慮,車內HMI從功能服務到交互操作未來需要體現更多個性化及差異化設計。

    個性化 – 針對不同用戶群的差異化設計

    目前已經有針對不同用戶人群的車型及硬件配置設計,但是車內HMI從功能服務到交互操作,仍然缺少針對不同用戶群的差異化設計。HMI設計需要對用戶進行細分,從而定位想要的覆蓋的主要人群,更多挖掘不同的用戶群特征、消費觀念、地域差異、生活方式、行為習慣等,為汽車用戶提供多元化、個性化、差異化的產品。

    影響中國汽車消費需求的三大因素:生活方式、消費觀念、地域文化

    個性化

    個性化 – 個性化操作模式

    <p style="PADDING-BOTTOM: 0px; LINE-HEIGHT: 30px; WIDOWS: 2; TEXT-TRANSFORM: none; FONT-STYLE: normal; TEXT-INDENT: 0px; MARGIN: 0px 0px 20px; OUTLINE-STYLE: none; OUTLINE-COLOR: invert; PADDING-LEFT: 50px; OUTLINE-WIDTH: 0px; WIDTH: 1100px; PADDING-RIGHT: 50px; FONT-FAMILY: 微軟雅黑; WHITE-SPACE: normal; ORPHANS: 2; LETTER-SPACING: normal; COLOR: rgb(0,0,0); FONT-SIZE: 20px; FONT-WEIGHT: 400; WORD-SPACING: 0px; PADDING-TOP: 0px; text-size-adjust: none;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webkit-te